在刚刚过去的农博会上,人们再次见证了宜昌柑橘的畅销。然而,东西虽好,却很快断货。脱销背后,一个刺眼的事实显示,湖北省柑橘种植总面积365.4万亩,产量385.3万吨,分居全国第五、第三位,但果园不足万亩。
果源不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品种的选择,好的品种在无论在外观、形状、光泽、甜度、口感各方面更轻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比如树人公司重点推广的一些新优品种:世纪红、w默科特,爱媛30、大分早生等。部分种植户不具备长远眼光,坚持已经淘汰的老品种,未能产生经济效益,继而疏于管理,因而造成恶性循环,果子白白烂在树上。
另外也与果园建设力度不足有关,但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,那是广大柑农参与度不高。
掐尖式收购挫伤柑农积极性
“每棵橘树都有可能结出好果子,但目前企业掐尖式的收购法,农民并不乐意单卖果。”18日,正在组织全市销售企业盘点柑橘销量的宜都市农业局副局长、党委书记孔祥亭说。
宜都市大多数果园都已成为标准园。而这些标准园,如遴选得当,至少可收1/10左右的柑橘,也是5.7万吨果。这一数字,比该市最大的龙头企业——土老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柑橘量高出近25倍。土老憨销售统计显示,今年该公司截至11月底脱销时,总共销售柑橘2300多吨。
“目前,从事果销售的多数企业都只收50mm-60mm大小、果形漂亮、成熟度好的高端果,其他的要么不收,要么很低的价格收购。可是,这么复杂的分级采收,谁来做呢?”孔祥亭说,在家里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,多数种植户是请人一次性将柑橘采完,以相对合理的均价销售。
而企业收柑橘,每公斤收购价最高也10元左右,这与每个3-5元的实际售价相去甚远,与农户的期望值也有差距。这些也成为好果子被“埋”在杂货柑橘中贱卖的重要因素。
08年冰雪灾害影响深远
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,事实上该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果建设。早在2007年,该厅即下发了《关于抓好果园建设的意见》,核心要求是选择优良品种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、完熟采收并进行产后处理,进而提升整个水果产业的附加值。
“但2008年初,突如其来的60年一遇特大冰雪灾害,对柑橘产业几乎是毁灭性打击,不少果树冻死冻坏。”省农业厅果品办主任鲍江峰介绍,困难面前,全省主产区抢抓农时,及时开展品种改换、密度改造和树体改造,并整合相关资金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,经过近5年的努力,全省柑橘产业犹如经历了一次涅槃。
数据显示,2012年湖北省水果面积比2005年增长51.2%,产量增长107.7%,而产值大幅度攀升,增幅达到240.4%。“这主要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升,尤其是果建设的步伐。
期待更多龙头企业带动
果关键技术是覆膜控水增糖、完熟采收。然而,这些显然不是家庭式分散种植模式所能全部做到的,需要一笔不小的基建投入和足够的市场保证。“当前,必须在标准园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,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。”鲍江峰表示。
他举例说,2006年,宜都市政府投入100万元扶持土老憨在红花套镇南桥村建起100亩柑橘园,并扶持土老憨联合宜都市10家柑橘专业合作社成立湖北省首家集团合作社,连接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5万亩,以订单形式带动2万农户用致富。到2012年底,在土老憨的带动下,该市园已达5000亩,省级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扩至1万亩,明年有望再增2000亩精品园。
这一“双赢”做法受到各方好评。只是,在鲍江峰看来,这样的做法在全省还是太少。“要最终实现2017年24万亩的柑橘果园建设目标,各地还需加快努力。”他表示。
地址:湖南省常德市万达广场写字楼A座5-13 邮编:415000
电话:0736-7897678(兼传真) 7232828
手机:13875079123 张雅倩
13907429555 黄 艳
19108320118 周 宾
19108320098 周 宾
13873612347 夏飞虎
15211302288 张云鹏
15886659165 高 荷
17872770579 陈 蕾
17872770575 熊 娟

手机:13351053888 张云鹏 19108320118 19108320098 周 宾